北京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返回首页  
设计首页 | 趋势报告 | 设计大赛 | 家纺设计师分会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设计 > 趋势报告>正文
让趋势“活”起来
文章来源:家纺时代  2013.05.20

文/图:王建

    当下,人们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新颖事物的追求、对舒适环境的渴望等都推动流行成为一种趋势。趋势是引导大众时尚消费的信息生产,是建立在适应社会时宜、环境调悉大众消费心理基础上的概念和范示。趋势潜移默化地诱导人们赞成和反对的情绪,其实人们的流行心理有这样一种矛盾,习惯于寻求安定希望把在自己融入到大众之中的惯性心理,但有时又想在大众中有所突破的求异心理,即所谓的流行消费需求。

    快时尚的影响.

    “快时尚”源自服装行业,快速翻新产品、快速投入市场、快速影响市场,成为近十年来服装零售业成功崛起的新潮流。服装行业正是靠流行、新鲜、低价、限量等的手段迅速征服全球市场和消费大众。除了服装再看我们身边的各类产品,从日常用品到大件消费品都贴上了时尚消费品的标签,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快速更新的“快时代”。一方面,在流行趋势面前,尤其在新材料的研发设计等方面,家纺新材料的研发跟服装面料一样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家纺与时尚流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体家居的概念下民众对家纺产品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像选择服装一样热衷于那些既彰显个性又价格亲民的家纺产品。其实,二者在面料设计方面有更多相似点,家纺面料同样在色彩、纹样、肌理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跟随流行趋势不断创新。

    材料的创新

    过去,棉、毛、丝、麻以及化纤等一直做为主要纤维材料,在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人们重新关注自然。通过对天然纤维的发现和研究,人们不断进行材料创新,开发出许多新型绿色环保纤维,如竹纤维、玉米纤维等。这些纤维完全不使用化工原料,既可以解决人类日益短缺的能源危机,又可以满足“环保低碳”这一世界性要求。天然植物纤维制成的产品不仅性能良好,舒适度高,更符合人类健康的意愿,也符合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商业价值来看,天然植物纤维成本更加低廉,而且消费者对于自然的材料更具有认同感、归属感。而且材料的创新也成为流行趋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此,设计师应该思考:产品材料的选择、面料的设计是以产品的效果为主还是以用感受为主?我们的设计是以设计为目的还是以使用为目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曾作为设计界的至理名言。其实,每种材料都有其材质本身的特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的材料可以不染色,有的甚至不需要图案。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对于家纺产品的设计而言,每一种材质、每一块面料都有其本身的材质美感,这才是产品设计最应该重点表现的。不应该为了色彩和图案舍弃了材料本身的真实存在感,一块面料的各种因素都应该为核心价值服务。设计行为首先要对社会负责,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干扰了设计的纯粹性,设计应该少一份功利,多一份思考。

    艺术流派的影响

    从现代纺织品设计发展历程来看,家纺设计与艺术潮流息息相关。不同时期的纺织品设计风格反映着不同的艺术潮流,不同的艺术潮流影响了不同风格的纺织品设计。以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新艺术”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直接影响了纺织品设计风格,甚至也改变了当时的家居风格,并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色,他的设计在当时来说就是一种流行趋势,这股流行风潮影响了一个时代并演变了一种风格。他的设计中线条大多取自花梗、花蕾、藤蔓等自然界优美、具有曲线的形体,这种线条结构形成了整个“新艺术”运动独特的风格,并影响了近乎整个20世纪的实用艺术设计,莫里斯的设计在纺织品设计风格中极具个性,风靡至今。此外,以劳尔?杜飞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风格对纺织品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杜飞纹样是受“野兽主义”影响所产生的。“野兽派”强调色彩的主观主义表现,杜飞的设计图案自由奔放毫无框架,不受原有设计的束缚,打破了以往的写实风格,运用印象主义与野兽主义的写意手法,大胆简练的笔触,肆意挥洒的平涂色块演绎了野兽主义带来的个性表现。

    艺术流派的多样性为流行趋势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立体派、波普艺术、极简主义等都曾作为流行趋势的独立主题,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设计师;设计师们围绕艺术流派不断推陈出新,演绎出一季又一季的流行趋势。

文化的传承

    从文化角度来讲,家纺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谓家纺设计是通过设计师根据美的法则对家用纺织品的色彩、纹样、组织机构、款式等方面进行改造的艺术活动。家纺设计中不休止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一直是近几年流行趋势关注的主题之一。其实对于传统,我们曾敬而远之,传统文化对于家纺设计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传统文化是家纺设计强大的灵感源泉,现代家纺设计总能在传统中找到根源;另一方面,传统也会束缚设计师的思想,处理不当便会禁锢于传统,成为传统的复制者,失去设计的现代感。

   二十一世纪,全球化带来了信息共享,也带来了文化的趋同危机。经济实力决定话语权,当我们的生活方式西化、思维方式西方化甚至审美方式也趋向西方化……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语言才能重拾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还不是设计大国,优秀的原创作品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甚至大部分企业仍然奉行“拿来主义”,这必定带来文化的冲击和民族特色的消逝。发展的机遇要求我们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做改良、打民族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中国文化这一博大背景下,民族传统题材是国内消费的主打风格。中式的家具、鸟笼、剪纸等等都是非常有东方特色的元素,结合流行趋势都可以应用于家纺设计的表达。从近几季的流行趋势来看,民族风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表现中国文化的中国风格设计,就是文化回归的最好例证。设计师结合流行文化借助传统的语言元素表达现代人心目中的中国风格。梅兰竹菊等元素、工笔花鸟、龙凤纹样甚至写意山水都经时尚的表达成为时尚的新中式设计。

    其实,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来看。国内设计师更容易把握国内消费口味。在设计创新上,应该投其所好,做到“洋为中用”。当然设计师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应该是谨慎的,国外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的圆。只有依赖准确的产品定位和精确地市场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应该学习差异性的设计理念,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目前,随着流行趋势的推广以及时尚概念的影响,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伸,以及对不同文化模式、流行风格的融合,从而设计出与大多是消费者文化境界相吻合的产品,这种现象逐渐成为一种设计趋势。当然,文化对于流行趋势而言不仅是源泉而且是复杂的精神产物,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文化敏感的时代,对于家纺设计以及流行趋势来说,文化不再是虚无飘渺的符号而是设计创新的动力源泉。文化能够反映时代的特点,也能引领消费潮流,又能传达时尚的精神。依托于文化的流行趋势是家纺设计理念的最佳方式。家纺设计的本质是体现文化根源,也可以说,只有关注文化才能更好的把握趋势、做好设计。

(注:本文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讲师)

相关文章  
 
家纺视频  
友情链接  
| 协会简介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隐私权申明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Copyright©2012China home textile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十层 电话:010-010-85229322   E-mail:service@hometexmail.cn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980号   京ICP备12044575号-1